洞察 用研方法

我们如何开展成功的头脑风暴工作坊?

Yuie Yu
用户研究员

关于如何进行头脑风暴产出创新点子的理论方法在网络上已有诸多阐述了,诸如IDEO的7 Rules of Brainstorming高度概括了在进行头脑风暴时的几大要素。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文章往往将头脑风暴往往作为一个单独话题,面向对象更多的是工作坊主持人(workshop host)、协调员(workshop facilitator)或参与者。

在这里,Touch结合自身的实战经验,从系统性的设计流程角度出发,聚焦于如何从前期设计研究得出的洞察到组织头脑风暴工作坊的筹备开展。头脑风暴作为在概念生成阶段的一种创新思维的有效工具,集思广益产出创新点子。

将洞察转化为HMW

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或是创意工作者,直接从研究得出的洞察转化为机会点是有一定困难的。又或者客户直接抛出了一个需求,例如,如何改进我们的产品体验?如果提高转化率?……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头脑风暴作为提供创意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HMW(how might we)是Touch在头脑风暴时常用的设计方法论,目的是将洞察或是痛点转化为积极的、挑战式的机会点视角,为参与者提供了一种更为具体的预设情境,帮助发散思维。

注:How might we 模板最初由 Procter & Gamble 在 1970 年代引入,并被 IDEO 采用。 该技术已在设计思维中流行起来,并被全球设计团队使用。

我们以某美妆个护项目为例,需要注意避免将HWM写的过于笼统或太过聚焦,这会导致解决方案也会过于宽泛或是局限。例如:

  • 洞察1:用户通过每日的护肤流程得到放松。

HMW:我们如何通过增强产品的感官体验来建立使用流程的仪式感?

(过于笼统) 我们如何改进美妆消费者的产品流程体验?

(过于局限) 我们如何告知用户护肤品使用的按摩疗法?

当然,对于每个洞察,HMW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有时,可以以需求的落地点出发,进行不同维度的挖掘,例如:


  • 洞察2:用户借助美妆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我。

HMW:

(产品体验层面)我们如何鼓励用户去探索并展示更多妆容的可能性?

(品牌认知层面)我们如何借助社交媒体增强/唤起消费者的身份认同感?

在头脑风暴前花时间和团队撰写并选择最合适的HWM,它能够为创意想法的诞生打下高效的地基。

选择对的人

不同背景的参与者能够提供更多样化的视角,思维在不同感知下碰撞激荡,可以收获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决方案。在选择参与者时,也应考虑他们是否有类似相关的行业经验,可以选取非同行业以确保外部视角的客观性。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准备道具

五花八门的免费模版、或是马克笔、post-it等辅助工具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我们更关注的是在有效的时间内,如何让参加者快速吸收洞察点。虽然我们已经有HMW,但我们认为,分享洞察是有必要的。它会更容易将观众带入用户体验的具体场景,为之后的头脑风暴做铺垫。

例如,我们在讲述某运动品牌用户消费旅程时,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参与者能够对不同用户画像的动机、行为有个大致的了解。每种persona在各个阶段里的动机行为都不尽相同,如果我们直接以密密麻麻的流程图平铺直叙的方式展开,那么观众很可能稍不留意就在迷宫般的旅程中迷失了。

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我们将一些重点内容(例如需求痛点、体验反馈等)结合场景图片,做成了更易阅读的卡片,作为介绍用户旅程的补充材料,在workshop时随意翻阅。

营造开放自由、充满能量的氛围 

头脑风暴工作坊不是正襟危坐的严肃会议,我们需要给大脑和身体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环境,便于大家发散思维,因此,空间的筹备应该也不可忽视。

我们希望进入工作坊时,参与者就能感受到的是一个充满能量、开放自由的空间。我们在为某电子品牌的进行一个居家空间项目时,我们取消了传统桌椅的圆桌排列形式,让所有参与者躺在用沙发豆袋围成的空间里,仿佛在家中一样放松自在,更能身临其境地去产出想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结尾

筹备创意工作坊是有趣且充满挑战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以及预算内开展一场成功的工作坊,不仅要求组织者对全局流程的规划掌控、对细节的打磨,也同样需要参与者的积极投入。

从居家空间、零售体验、或是整车体验,Touch希望在未来,能见证到各行各业更多创意的诞生到落地,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